我和我的老師(一)
收到老師的信。信中問候我的近況,也給我看了他即將發表的一篇論文。信末他不忘問一句,「最近看些甚麼書?」
實在慚愧,踏入2006年,我專注亂讀書,碰也沒有碰過老師預期我會看的書。昨天連忙把從亞馬遜訂來未讀的書翻出來,隨便看本。
讀有關自己本科的書,習慣做筆記、提問題。讀完了書,看看用螢光筆劃下的,翻翻亂寫的一疊筆記。忽然我好想念那時候總躲在老師辦公室內、賴著到天黑也不肯走的自己,也好想念會在那些凌亂不堪的筆記上用紅筆把答案或提示寫下的老師。
初到異地的時候,認識的人不多,所謂朋友也不過偶爾碰見會互相點頭問句好僅此而已。一個人的時候,與其說悶,不如說是孤伶伶無可倚靠的感覺。第一個學期修的課陌生艱澀,夜深時份每每埋頭在一堆看不明白讀不完的書裡面,會無助的哭起來。
哭不是辦法。讀不懂書,求教於老師。老師在系裡地位較高,講課時就很有一點威嚴。還記得第一次怯生生的走去敲老師房門時,緊張的我忘了先介紹自己。這是其中一件後來會被他拈來取笑的事。
讀不懂書,老師說是因為我根本沒有如其他同學般唸過相關的背景資料,道是選課輔導員不負責任,胡亂給我剔選科目,當時老師就建議要我不如少修一科。倔強的我卻堅持繼續唸下去。於是從那天起,我天天蹲在系裡的圖書館,硬啃一堆史料。一遇上不明白的,就走兩步過隔壁房間去問老師。漸漸老師間中也會走過來探視我讀書的情況。老師外表嚴肅,內裡實在溫柔謙和,有著學者的風範。
學期完結,那一科目我得到合格多一點的成績,已經心滿意足。意外收穫是跟老師建立了微妙的關係。巧合地我選的課佔了一半是由老師任教的,這當然是和我的主修有關,也造就了我和老師繼續維持熟稔的機會。
踏入第二個學期,修的語言科目比初學時更重視了發音的準確性,偏偏我的speaking、phonetics向來是最差的,總之跟發音有關的我都不擅長。於是繼續倚賴老師,天天一下課,就請老師對牢錄音機讀一遍書。有時候老師被別些事務纏住,我也就索性坐進老師的房間內讀書。或有甚麼雜務可幫忙的,我當然也義不容辭。
留在一個地方久了,交的朋友漸多,活動也多。學業也漸上軌道,也就沒有如初般經常跟老師接觸。
離開校園的時候,給老師寫了幾句交待自己決定留在香港,婉拒他的邀請,謝謝他的照顧。萬料不到我簡簡短短幾行字,收回的竟是老師在旅行期間親筆寫下的九頁長信。字裡行間處處是勉勵安慰,他要我好好保持住求學問的心態,等待將來重返校園的機會。
雖然我的確認真考慮過想要躲到學校裡過一世平靜的生活,但實在我知道自己並沒有做研究應具備的條件和才華。但老師的看法不同。老師總認為有一天我必然會回到那深不可測的學海裡流浪,於是他偶爾就會把一些我看不懂的文章寄來,或忽然就寄封電郵來問個問題要我作答。答的不好他會罵我一頓,然後給我羅列一張參考書單。
每逢這些時候,總會覺得自己辜負了老師。
於是,偶爾我也會狠狠的讀一遍書,寫一份筆記寄去給老師。
算是一點謝意。
一路走來的這學習途上,我遇過很多位好老師。前些日子看到公爵寫他跟老師偶遇在火車上,就想著要寫寫自己的老師。想著想著還未下筆,就收到老師的信,一時回想往事感觸良多,先寫下了這篇,還想寫的尚有幾位。定題時,猶豫一會還是寫了這(一),算是對自己的一個提醒和鞭策。
實在慚愧,踏入2006年,我專注亂讀書,碰也沒有碰過老師預期我會看的書。昨天連忙把從亞馬遜訂來未讀的書翻出來,隨便看本。
讀有關自己本科的書,習慣做筆記、提問題。讀完了書,看看用螢光筆劃下的,翻翻亂寫的一疊筆記。忽然我好想念那時候總躲在老師辦公室內、賴著到天黑也不肯走的自己,也好想念會在那些凌亂不堪的筆記上用紅筆把答案或提示寫下的老師。
初到異地的時候,認識的人不多,所謂朋友也不過偶爾碰見會互相點頭問句好僅此而已。一個人的時候,與其說悶,不如說是孤伶伶無可倚靠的感覺。第一個學期修的課陌生艱澀,夜深時份每每埋頭在一堆看不明白讀不完的書裡面,會無助的哭起來。
哭不是辦法。讀不懂書,求教於老師。老師在系裡地位較高,講課時就很有一點威嚴。還記得第一次怯生生的走去敲老師房門時,緊張的我忘了先介紹自己。這是其中一件後來會被他拈來取笑的事。
讀不懂書,老師說是因為我根本沒有如其他同學般唸過相關的背景資料,道是選課輔導員不負責任,胡亂給我剔選科目,當時老師就建議要我不如少修一科。倔強的我卻堅持繼續唸下去。於是從那天起,我天天蹲在系裡的圖書館,硬啃一堆史料。一遇上不明白的,就走兩步過隔壁房間去問老師。漸漸老師間中也會走過來探視我讀書的情況。老師外表嚴肅,內裡實在溫柔謙和,有著學者的風範。
學期完結,那一科目我得到合格多一點的成績,已經心滿意足。意外收穫是跟老師建立了微妙的關係。巧合地我選的課佔了一半是由老師任教的,這當然是和我的主修有關,也造就了我和老師繼續維持熟稔的機會。
踏入第二個學期,修的語言科目比初學時更重視了發音的準確性,偏偏我的speaking、phonetics向來是最差的,總之跟發音有關的我都不擅長。於是繼續倚賴老師,天天一下課,就請老師對牢錄音機讀一遍書。有時候老師被別些事務纏住,我也就索性坐進老師的房間內讀書。或有甚麼雜務可幫忙的,我當然也義不容辭。
留在一個地方久了,交的朋友漸多,活動也多。學業也漸上軌道,也就沒有如初般經常跟老師接觸。
離開校園的時候,給老師寫了幾句交待自己決定留在香港,婉拒他的邀請,謝謝他的照顧。萬料不到我簡簡短短幾行字,收回的竟是老師在旅行期間親筆寫下的九頁長信。字裡行間處處是勉勵安慰,他要我好好保持住求學問的心態,等待將來重返校園的機會。
雖然我的確認真考慮過想要躲到學校裡過一世平靜的生活,但實在我知道自己並沒有做研究應具備的條件和才華。但老師的看法不同。老師總認為有一天我必然會回到那深不可測的學海裡流浪,於是他偶爾就會把一些我看不懂的文章寄來,或忽然就寄封電郵來問個問題要我作答。答的不好他會罵我一頓,然後給我羅列一張參考書單。
每逢這些時候,總會覺得自己辜負了老師。
於是,偶爾我也會狠狠的讀一遍書,寫一份筆記寄去給老師。
算是一點謝意。
一路走來的這學習途上,我遇過很多位好老師。前些日子看到公爵寫他跟老師偶遇在火車上,就想著要寫寫自己的老師。想著想著還未下筆,就收到老師的信,一時回想往事感觸良多,先寫下了這篇,還想寫的尚有幾位。定題時,猶豫一會還是寫了這(一),算是對自己的一個提醒和鞭策。
2 Comments:
可以躲到學校裏做學問,其實也不壞啊,很羡慕你有這種機會。
華利︰
可以的話,當然不壞,實在是上佳。
呵,不過我實在沒有做學問那個才華、能力,和心志。嘻,也不必羨慕嘛。
想要回去校園的話,總有機會。
Post a Comment
<< Home